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智能计算 > 业界动态 > 关于医学人工智能的产品化,这里有6点思考

关于医学人工智能的产品化,这里有6点思考

作者:时间:2019-01-25来源:动脉网收藏
编者按:当人工智能开始尝试进入医疗领域,逐渐被医生、医院、患者所了解、接纳时,它的商业化问题依然扑朔迷离。不同时期的企业往往面临着不同的推进路径,如今医疗AI商业化停滞于“提交申请”到“获得申请”的真空期,创业公司们纷纷启程寻找各自的生存途径。

  5、药监局审批有多重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1/397126.htm

  在中国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方面,至今无一公司通过审批,甚至无一提交尝试性提报的材料。这是因为在现有AI产品,在没有明确标准的情况下,大家还没有完成自证“安全”、“有效”的过程,或者没有找到自证这两点的办法、途径。

  事实上,对于一个新的技术,我们不必太苛求其完美。但是医疗容不得半点马虎,法规不会有太多“弹性”。

  “获证”是产品上市的必要环节,为此大家想各种办法“获证”,对于有经验的机构来讲,“获证”并非难度巨大的一件事,但是“获证”并不意味着产品的有能力赢得市场,“内行看门道,外行看表象”。

  希氏异构的多领域产品都表现为硬件化的AI医疗设备,同时也在提供基于云端的诊断服务,这些产品覆盖等多个领域,有望2019年正式进入市场,在希氏异构眼里,获得“准入证”不是目标,获得一个真正有市场的产品的“准入证”才是有价值的。

  由此可见,审批是医疗器械商业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环节上下游的衔接同样重要,通过审批并不等于企业已在这个市场取得绝对的成功。

  6、现阶段的医学AI应该发展什么?

  从现状来看,肺结节、眼底依然占据了核心研发方向。这意味着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医学AI发展的方向。

  医学领域的数据是多样性的,研发一定不是“搞噱头”,真正的的价值一定是体现在研发成果能够解决临床问题上,因此,希氏异构更看重临床应用性:

  1、 针对某一领域,对疾病的覆盖要有广度

  应用研发不同于学术研究,没有广度就没有应用。以内镜AI产品来讲,覆盖大多内镜下疾病,才是应用的前提。当医生把“一根管子”插入患者消化道时,需要把整个情况了解清楚,而不是说“我只会告诉你某一种病的有无,其他疾病我们不了解”。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AI对任何一种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多不会超越人类的认识,只是在效率上比人类强,在“能力上”有可能超越普通医生甚至一部分高级医生群体,但不会超越人类的认识。

       2、 应用场景真实

  不能臆造出某种场景,医疗有它的路径和习惯。若从业者对这个领域缺少深度的了解,很容易犯错误。例如,内镜、等领域一定要求应用技术是实时的,因为医生需要在检查的动态过程中发现疾病;医生发现疾病,留取数据再让AI技术帮助诊断的场景是伪场景。

  所以在很多领域,AI产品的硬件化、设备化、实时性非常重要。同时,分辨真实应用场景,需要对行业有深刻的了解、认识——这一领域需要真正的“行家”来驾驭。

  3、产品形式便于接受。

  产品应该是医生能接受的形式——好用。

  产品应该是销售能接受的形式——便于获利。

  产品应该是自本能够理解的形式——能清楚展现回报能力。

  思考之下,如何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AI产品?

  在明确医疗的核心内容、的价值、国内企业的优势等问题后,那么,怎样的研发成果能够落地?

  宋捷认为,开发者应确认研发的方向是学术研究还是技术应用。如今的AI界已不再是两年之前,众人不会因为一个新的突破而欢呼雀跃,而是率先思考这个“新发现”是否拥有真正的临床价值。因此,现阶段的产品必须要做到三点:

  第一,医学产品需真实可用,有直接价值。这意味着企业需先做“面”,再做“点”。没有医生会为了寻找单一病灶而去为患者做胃镜手术,所以单一病中的产品是缺乏临床价值。只有当开发者能够把大多数疾病都置于识别范围内,该产品才可能是一个临床应用级产品。所以,以如今AI企业的研发能力而言,对于一个AI产品,可以在点上做的不够透彻,但是仍要兼顾其面,否则这样的AI不能成为产品。

  第二,医学产品需具备独立性、可靠性,能简化工作,而不是增加负担。以眼底产品为例,美国的家庭医生通常是不会为患者阅读眼底照片,而如果将眼底AI产品向这些家庭医生销售,这将增加他们的义务劳动,这不符合使用者逻辑。

  第三,在设计产品时,开发者需清晰企业将开发一个独立的软件,还是要在未来依附于GPS的厂商。在这一方面,希氏异构选择双管齐下,但更偏向于做一个能够由企业自身把控的产品。

  总的来说,企业在开发AI产品,全病种优于单病种;实用优于科研;方向确定先于产品设计。商业不同于科研,要打造出一流的AI产品,管理者需要更多地从产品使用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了解使用者的实际偏好,这样的产品才拥有临床价值,才易于被市场所接纳。

  关于希氏异构

  希氏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于2015年在北京成立,是中国最早开展医学技术研发的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医学影像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涉及领域包括、医学影像(、MRI)、影像、皮肤科、心电等。

  公司创立伊始,获得国际著名人工智能科学家吴韧博士团队(Novumind)加盟,因而获得了一流的人工智能开发技术、AI超算中心技术,以及应用端AI芯片支持。

  2017年初,基于公司在多领域的研究突破,受四川省政策吸引公司落地成都,更名为四川希氏异构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此后与华西医院联合成立“华西-希氏医学人工智能研发中心”,进行多学科的AI技术研发。

  在研究AI产品的四年时间内,希氏异构已经研究了超过100万人份病例,其全消化道病种产品已经可以覆盖消化道90%的常见疾病。为保证产品的合法性,希氏异构在同顶级医疗机构进行合作中均签署了明确的合作协议。

  除了消化内镜外,希氏异构近日也在积极开展方向的研究。这一技术的主要内容在于:当CT图片重建时,我们将有疾病的部分图片用软件切分为更薄的层次,提升成片质量;或提前为CT机做参数调整,以更好的凸显病变部位。

  希氏在相关AI技术硬件设备化的同时,也在同步开发云端的应用产品,对于基层医疗机构、体检中心来讲,使用成本低,对于实时性要求不太高的检查,该产品都可以满足。

  现在,希氏正联合多家顶级医院,在消化内镜、超声、CT等多个领域建立质控体系,以帮助基层医院提高诊断水平、提高业务收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