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业界动态 > 得芯片者得天下:中美贸易战的“天王山之战”

得芯片者得天下:中美贸易战的“天王山之战”

作者:时间:2018-04-20来源:紫檀芯说收藏
编者按:在中美贸易紧张的局势下,于中兴来说,可谓毁灭性打击。因有软肋,才会受制于人,国产CPU芯片企业当继续努力自强!在硬科技发展快速之时,中国必须要尽快拥有属于自己的“硬实力”。

  三、CPU——之争的胜负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4/378695.htm

  全球基本上可以分为:通讯、计算和控制芯片、存储器芯片、音视频处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传感器芯片、驱动芯片、以及上述芯片组合的系统芯片(SoC:System on Chip)。其中计算和存储芯片两大类约为1000亿美金的销售额。存储芯片本身不涉及信息安全,分别被美国、日本、韩国的三星、海力士、东芝、美光、英特尔等几家巨头企业控制。而中国最近在存储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有多条生产线即将投入生产。计算芯片主要包括:被英特尔和Arm垄断的CPU(Central Processor Unit,即中央处理器);被英伟达、AMD垄断的GPU(Graphic Processor Unit,即图像处理器),被德州仪器垄断的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即数字信号处理器)。其中CPU计算芯片的核心,不仅操作系统运行在上面,而且还肩负着整个计算体系的安全使命。过去30年,人类经历了由数字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所引发的三波颠覆性产业浪潮。依靠半导体工艺的进步和架构的创新,CPU处理器性能不断飞跃并作为用户最友好、最通用的计算平台,承担了以上应用领域中的主要计算负载,由此成为每一波产业浪潮背后的关键推手。


blob.png

  图4:过去30年CPU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产CPU的研发方式大致可划分为三大类:购买授权、合资、自主研发。

  第一类采用购买授权:技术引进路线,购买国外CPU的IP授权,并借助现有的生态系统开拓市场。比如华为、展讯从Arm公司授权IP设计芯片。

  华为海思基于Arm授权,从2009年的K3到2017年的麒麟970,取得了骄人业绩。但是,华为获得的Arm指令集授权模式,但并不具备自主创新的能力,不仅许可费高昂,而且每次授权期限仅仅4-5年,还被限定使用范围。最关键的是华为面临同样的风险,一旦美国或者日本政府提出制裁,Arm将不得不停止技术支持,而被授权企业马上面临灭顶之灾。

  第二类采用合资/合作:10多年前中国就开始通过与国外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方式实现技术转移,发展本国科技产业。通过合资/合作让中国相继获得设计高端处理器的技术能力,同时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上海兆芯、贵州华芯通、天津海光都是属于这一模式。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合资的确是有益的尝试。不失为一个研发风险小、市场推广难度低的一时之选。但是,合资本身决定了中方难以无法外方技术的整体框架,难以形成自主创新的能力。


blob.png

  图5:与境外公司合资/合作大致情况

  第三类采用自主创新,即以龙芯、申威、华夏芯为代表,自主研发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指令集、工具链和微架构。


blob.png

  图6:国产芯片现状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完全有必要立足自主可控的指令集和高可靠性的自主微架构构建中国计算芯片产业生态,逐步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2018年初暴露出来的Meltdown、Spectre等CPU设计缺陷影响之广、程度之深给中国敲响了警钟,不仅英特尔、AMD、Arm等巨头全部中招,而且所有合资公司或者许可这些公司CPU技术的中国芯片公司同样受到影响。因此,包括倪光南、魏少军在内的专家纷纷反思,指出中国需要实现CPU底层硬件安全的指令集和微架构这两大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依靠底层硬件和体系架构设计的自主改进和自我完善,才能实现未来针对类似事件的主动防御体系。

  目前英特尔和Arm 两家家公司的指令集体系,基本垄断了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电脑及服务器等设备。但是,PC、手机行业已经出现饱和,不再是集成电路行业的最大成长动能。而人工智能、智慧驾驶、物联网、AR/VR、区块链等领域目前尚未出现垄断巨头,也完全没有形成生态系统,在这些领域国产CPU大有可为。

  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针对深度学习等神经网络算法的新型计算单元,即AI专用处理器,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在这些领域完全与国外芯片厂商在同一起跑线上,多家国内芯片开发商竞相发布了自己的AI处理器芯片:


blob.png

  图7:国内已发布的AI专用处理器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深度学习的专用处理器,仅相当于CPU的协处理器,就像现在的音视频处理芯片一样,作为某一个特定的功能单元,最终大部分会被集成进CPU主导的SoC芯片中去。最近,英伟达公司免费开源了其深度学习处理器的设计,并与Arm公司联手建立CPU+AI的生态系统,对国内的AI专用处理器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指望通过AI来打破中国计算芯片的整体落后局面并不可行。事实上,整个计算芯片进入了CPU与GPU、专用处理器等其他计算单元进行异构融合的“CPU+”时代,谷歌新任董事长、计算机架构大师Hennessy就曾表示CPU与多种计算单元融合的异构计算架构是AI芯片的设计趋势。因此,谷歌、苹果、三星等都在研究新一代的CPU架构,以期更好的支持异构计算。

  相比之下,我国在新一代异构计算领域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纵观集成电路发展史,后来者能够居上,都是抓住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的机遇,才能最终成为伟大的公司。比方说Arm抓住移动终端爆发的新应用,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低功耗处理器,击败了英特尔等竞争者,牢牢占据了移动处理器市场,在人工智能领域,英伟达利用其GPU的优势,在服务器侧占据了大量的市场。在新一代CPU领域,RISC V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构成了对Arm的威胁。因此,中国如果超前部署,完全有机会深度影响异构计算相关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处理器产业的下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参与制定新的游戏规则,在新的跑道上成为领跑者。反之,如果待国际巨头们布局完毕,我们将只能被动接受新的游戏规则,不但有可能使得现有国产CPU处理器厂商的生存环境更加艰难,而且在技术和产业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也将越拉越大,重蹈上一代CPU处理器的覆辙。

  之前很多次,不少有识之士呼吁中国应该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CPU芯片。时至今日,从公开报道来看,无论是规模达1400亿的国家集成电路投资基金、或者那些热衷引进国际巨头的地方集成电路基金,没有投资过任何一家自主知识产权的CPU芯片公司。相反,本来面临新技术、新市场严峻挑战的ARM、AMD、IBM、高通等国际芯片巨头,不断通过合资、授权、提成、甚至组建合资基金等多种方式获得高额天价的“补血”。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在中国的市场拓展能力,而且使得那些立志自主创新研发的国产CPU厂商长期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今天,狼已经来了,中国如何应对?至少国产CPU芯片企业当继续努力自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芯片 中兴通讯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