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汽车电子 > 业界动态 > 未来干掉丰田、奔驰及特斯拉们的会是谁?

未来干掉丰田、奔驰及特斯拉们的会是谁?

作者:时间:2018-04-13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收藏
编者按:面对未来出行的巨量市场,留给车企丰田、奔驰及特斯拉们时间亦不多,而选择似乎是二选一:要么蜕变为出行公司,要么沦为出行公司的“打工仔”,似乎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

  部分传统车企高管对未来出行的言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4/378300.htm
未来干掉丰田、奔驰及特斯拉们的会是谁?

  达尔文-“在丛林里,最终能存活下来的,往往不是最高大、最强壮的,而是对变化能做出最快反应的物种。”随着Uber、滴滴等出行服务企业崛起,共享出行的风潮已经在侵蚀传统售车模式的利润。就如共享单车的境遇,当所有人都能毫不费力地使用一辆自行车时,大家反而对拥有它失去了兴趣。咨询公司波士顿的一项调查预测显示,到2021年,新车销量将因共享出行减少1%左右,汽车制造商每年遭受的损失将超过80亿美元。蛋糕已经被撬动了,这些汽车制造商必然要考虑卖车以外的生意,无论主动被动都要搭上未来出行服务的大船,以免被不再流行购买汽车的时代抛弃;更多的是收割客户的大数据。

  早期,车企做出行服务的决心并不坚定,只是换一种方式卖车,或者推广品牌形象。丰田在Rakumo上线之初就公开表示,推出共享服务是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到丰田的产品;雷诺的Twizy电动车共享项目结束后,就出售给了其他管理公司;大众2011年的Quicar早已经没有了水花,2016年底才正式推出MOIA。可见,车企并不愿意从一开始就直接介入新兴的市场模式厮杀。但从2015年开始,各家车企都陆续喊出了“向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型”的口号,并且开始大手笔投入。例如,最新的一则投资消息显示,大众汽车集团在日内瓦车展宣布,到2022年,大众将投入超过340亿欧元用于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数字化网络以及移动出行服务领域。

  尽管车企在出行业务里投入重注,但市面上火起来的都是新创互联网企业。相比之下,传统车企并不具备运营出行服务平台的先天优势。首先,业务相关的大数据和云平台建设,不是制造企业的强项,重新组建团队也需要时间;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快速反应、不断升级的文化基因,比保守的车企更适用于服务行业。因此,车企投资互联网出行公司是目前最快实现规模化扩张、帮助消化汽车产能的方式。从互联网公司学习经验,换取消费者用车数据,也可以让车企更加靠近消费者,将消费者反馈用于汽车制造生产。互联网思维基本是:一年见胜负,二年收割你,三年留红海。

  无独有偶,今年年初CES展上,丰田社长丰田章男同样发出颇具颠覆性的言论:“我想把丰田汽车公司从一家汽车公司转变到一家出行公司,而我们所能建立的可能性在我看来是无止境的。技术在我们这个行业正在迅速发生变化,竞赛正在进行。我们的竞争对手不再只是制造汽车,而是像谷歌,苹果,甚至Facebook一样的公司!”

  与未来出行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还有电动化技术、自动驾驶、通讯、地图等多个领域环节。所以,目前汽车制造厂商都在积极拥抱互联网,将很多新技术植入汽车产品,让汽车看上去不是一件过时的产品,而是一个承载出行、生活、娱乐、办公等场景的移动智能终端。更深一层来看,移动出行产业链还将为无人驾驶做铺垫,车企需要近距离接触出行用户,也需要这张出行网络之后的大数据。尽管看似复杂,但车企的愿景和消费者的需求是一致的,让移动便捷、驾驶乐趣最大化,使交通事故、道路拥堵最小化;同时把乘客尽可能多的时间留在车里,让车成为第二个家!

  近两年,车企对互联网出行企业的投资和收购非常密集,而且不只下手一家。但互联网产品通常只有老大老二能收割绝大多数流量,用户手机上也装不了太多的打车软件,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就成为某个细分市场上的老大,很容易就被淹没。目前各个平台之间的火拼还在继续,车企押宝还待分晓。滴滴出行CEO程维就曾说过:“总有一天,出行平台和硬件制造商之间会有一场战争。”

未来干掉丰田、奔驰及特斯拉们的会是谁?

  未来五到十年,出行市场一定是海盗嘉年华。传统汽车企业自以为是的核心竞争力,一个“门外汉”跨界的进来,人家压根不用这个!保时捷研究了近百年发动机,各种自吸、涡轮、各种增压;水平与V行布局;一个进来,人家压根不用发动机。银行发展了几十年的网点、ATM机。一个微信进来,人家压根不用网点,不用现金。如今,丰田、们华丽反击的背后,是断臂的鲜血、是叹息的泪水,更是变革的宿命;而不敢断臂、只求安逸,无论过去多么成功,未来都只能苟延残喘,直到被尘土掩埋!

  面对未来出行的巨量市场,留给车企丰田、们时间亦不多,而选择似乎是二选一:要么蜕变为出行公司,要么沦为出行公司的“打工仔”,似乎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特斯拉 奔驰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