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设计应用 > 基于STM32和Android手机的农业物联网大棚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和Android手机的农业物联网大棚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祝朝坤 张凌燕时间:2017-11-28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收藏
编者按:本文基于STM32以及Android智能手机APP,实现了简易农业物联网大棚的设计。设计中通过STM32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提出并设计了一种通过对大棚内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的系统,在控制设备的干预下,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最适宜其生长的环境的设计。

  界面环境搭建主要在environment.xml文件中进行定义。在此页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农业大棚中当前环境参数,这些参数是由单片机驱动相关的进行采集并通过模块传送给Android手机并显示在此界面上的。界面上的环境信息是实时变化、实时显示的数据。在APP中,我们需要调用Android提供的和网络数据通信相关的一些方法。即可进一步对单片机发送来的数据信息进行获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1/372162.htm

  3、设备控制子界面

  设备控制子面如图5所示。界面环境搭建主要通过在lightcontrol.xml文件中,用代码对文件进行布局。使用LinearLayout对界面进行整体布局,其中使用ImageButton对界面中的图片按钮进行基本定义。

  具体对主界面按钮的控制则由LightControl类完成,该类继承自Activity,通过重载父类的onCreate()方法实现对lightcontrol.xml中各控件的操作,然后分别对其中的ImageButton按钮注册监听事件,即可触发相对应的监听事件,实现手机上两张灯的开关状态的转换,并通过蓝牙发出对应信号,用来对远程的电灯进行开关操作。

  4、视频监控页面

  点击主页面中的“视频监控”按钮,将进入图6监控点选择页面。

  5、选择其中某一监控点,系统将跳转至图7监控点界面。

  6、在监控点界面单击手机菜单键,将出现图8所示Menu菜单栏。

  在该菜单栏中,支持拍照、3连拍、查看温湿度信息和清除温湿度信息功能,其中拍照后的照片以“xxxx 年xx月xx日xx时xx分xx秒.jpg”的格式命名,以方便用户查找,照片存储在SD卡根目录下,当用户单击拍照或3连拍选项时,将在SD根目录下生成图片文件。

  经PC端和手机端客户测试可知,在单摄像头情况下,系统已基本实现预期设计的功能;在多摄像头情况下,图像数据仍需进一步的压缩处理后才能达到预期传送的目的。

2 结论

  本文中的大棚的软硬件开发,主要是以Android JAVA编程、C语言为主要开发语言,以F103单片机、各种模块、PC机、Android为硬件平台,实现了大棚这一概念,实现了数据的远程采集与传输,实现了对农业大棚中灯光,抽风机,水泵等控制设备的远程控制。也实现了农业大棚的无人化、智能化管理。

  当然,受作者个人能力所限,本设计还存在种种不完善,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当前环境下的实时视频监控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将智能大棚与云端数据结合起来,以便更好的获取农作物生长的最适宜环境,并通过我们的大棚将其内部环境自动调节到该环境下。期待能够在实际运用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以便将设计更好的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

  参考文献:

  [1]姜凡.基于Android的网络化遥控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2]陈溯.基于ARM平台的数码相框软件开发[D].厦门:厦门大学,2008.

  [3]基于Linux-2.6.35的网络视频服务器的移植,

  http://www.embedu.org/Column/Column331.html

  [4]杨越(译).精通Android 3[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5]张协国.嵌入式Linux在ARM9上的移植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6]靳岩,姚尚朗.Google Android开发入门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7]汤顺.便携式多媒体终端的研究与实现[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8]余容发.基于Android的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9]满莎,杨恢先,彭友,等.基于ARM9的嵌入式无线智能家居网关设计[J].计算机应用,2010,30(9):2541-2544.

  [10]李刚.疯狂Android讲义[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0.

  本文来源于《电子产品世界》2017年第12期第52页,欢迎您写论文时引用,并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