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业界动态 > 智能可穿戴设备悄然走进现实 成潮流新宠

智能可穿戴设备悄然走进现实 成潮流新宠

作者:时间:2016-09-09来源:河北日报收藏
编者按:不可否认,目前国内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处于初步形成之中,产品处在概念和实验过程中。

  对接寻常消费启动市场蓝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9/296787.htm

  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新体验,可穿戴智能设备集各种通信功能于一身,接入云网络,发挥着随身的功能监测与网络通讯作用。

  田学军介绍,说起来,智能市场的兴起,也才短短几年工夫。而且这个过程,还伴随着从“高大上”的科技竞争,转向针对现实需求的市场较量。

  2012年,某国际互联网企业巨头推出一款眼镜,将“”的概念带入人们的眼球。这款眼镜最“惊世骇俗”的特征是“拓展现实”,它集智能手机、gps、相机于一身,在用户眼前展现的现实信息,只要眨眨眼就能进行拍照上传、收发短信、查询天气路况等操作。同时,它还具备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的神奇技能。

  该款产品的亮相,可谓在互联网科技拧开了“可穿戴智能设备的魔瓶”,时间不长,百度公司为了展示自己的技术实力,在戛纳国际创意节上,展出了一款名为“百度筷搜”的电子产品。据称,这款筷子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检测食物的盐度、糖度、ph值、油质、温度等信息,为用户辨别食品是否安全提供帮助,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智能手机上。比如,在检验食用油的品质方面,检测结果能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回锅油和地沟油无一例外被打入差等档位;在检验饮料和水的ph值方面,如果用户是弱酸性体质,该产品会推荐用户饮用弱碱性饮品;在分析水果成分方面,该产品可以分析出水果甜度、品种和产地等。

  但很快,这些互联网科技公司意识到,“高大上”的东西只能博取眼球,形成不了现实市场需求。于是,、智能手环、智能跑鞋等一系列接地气的“亲民”产品呼啸而来,一发不可收拾。

  为了争夺这块新兴市场,三年前,三星、苹果、微软、华硕等纷纷行动,使出各自看家本领,将在很短的时间内打造出来,一时间,在消费电子行业成为市场宠儿。国际知名企业产品大卖,惹得国内互联网企业和手机厂商按捺不住,盛大、360、小米科技争先恐后推出自己研发的产品,切分可穿戴智能产品的市场蛋糕,短短两三年时间,可穿戴智能产品在消费市场掀起了一场风暴。

  目前,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已经从概念走进现实,它们的出现将大大改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可穿戴智能设备种类很多,但一个共同特征是,具备一定的医疗能力成为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医疗功能正逐渐成为此类产品标配。

  在这个功能上,可穿戴式智能设备最为直接的功效是建立人和科技全新的交互方式,以及由此为每个人提供的专属、个性化的服务。由此,就为准确去定位和感知每个用户的健康现状提供了依据,在找准直达用户真正有意义的医疗需求的前提下,为用户展开各种具体的针对性医疗服务。

  可穿戴式智能设备产品市场趋于繁荣,自然还有赖于中国经济稳步发展、人们整体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让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乐于花钱去购买各种健康设备给身体多一份保障,这都成为可穿戴设备市场前行的助推力量。

  普遍看好的市场前景,已经让国内外科技和互联网等公司推出的一些产品,或试水,或已尝到甜头,为今后振翅高飞寻找垫脚石。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面市之初的两三年,可穿戴智能设备还是个不起眼的小众市场,但在未来三到五年后,这一领域可能创造出不菲的收入。有人估算,2016年,全球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的规模,将达到60亿美元。

  田学军说,面对快速发展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产业,当前一个突出的矛盾是,这个新兴产品涉及的行业较多,即便一个行业,对不同的可穿戴智能产品的要求也会多样,而眼下行业标准缺乏,导致产品认证难。一些企业仅仅看到市场机遇,但整合技术、质量和市场的工作显得无能为力,也鲜有作为。一些产品技术门槛不高,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普遍,比如,不少企业推出的和运动手环,产品样式和功能大同小异,时间久了,难以形成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持续稳步发展的消费市场。

  市场分析人士看到,在可穿戴设备行业广阔的机遇来临之时,各企业其实也是处于一个盲人摸象的阶段,个中利益环节并没有体现得很清晰。这种情形,让不少业内人士担心。在可穿戴智能设备风起云涌的时代,人们期望更好的产品在吸引人们眼球的同时,能更贴近人们的生活,这有待于先行者作出示范,有关部门给予更多的支持。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