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设计应用 > 配电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

作者:时间:2012-06-06来源:网络收藏

是电网的发展和延续,因而电网调度技术也就自然成为自动化的技术积累和基础。但是自动化系统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些区别形成了配电自动化支撑技术的特点和要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429.htm

本文将广义知识平台的构造过程应用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开发当中来,较好地解决了配电自动化及其发展的需要。其中,构筑配电自动化知识平台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典型应用,符合我国电力企业改革的需要,也是电力系统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配电自动化的特点及目的

(1) 配电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以信息为资源进行全面的科学管理,有必要引入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新理念来解决问题,因而应是一个开放的创新系统;同时,因为电力是国家的战略资源,电力信息还有着重要的安全因素,需要信息安全管理。

(2) 配电自动化系统。本系统将协同电网的一次设备自动解决电能配送和用电服务。这是实现本系统的基本任务和出发点,从主站应用来说主要解决配电自动化调度管理和配电自动化运行管理,其中包括:配电SCADA、馈线自动化(DA)、电压/无功自动优化处理、配电网自动分析与负荷预测、电能远程抄表管理、分布式运行环境及管理;另外还包括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配电网指标管理、配电网运行管理、配电网设备管理、用电营业管理、配电网检修及维护管理。

(3) 配电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将是一个面向现代化管理的信息系统,即信息工具。根据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通过知识经济与知识管理,由此而推动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工具,它将成为电力企业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电力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管理职能阻塞预警系统、业务辅助工具等,因而是电力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 配电业务培训系统。本系统的实现将为改善员工的工作方法、提高员工的业务办事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为新员工的快速上岗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实习环境。也就是一个知识培训与创新的系统。

(5)电力企业沟通与战略管理系统。配电自动化是一项综合性的电力系统工程,涉及城市建设、电网规划、设备选型等方面的问题,系统必须建成为一个开放式系统,将为电力企业内外的沟通和战略管理提供服务,如电力市场的电能交易决策与网络配置管理等。

二、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模式及其支撑技术的现状分析

1.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层次性

目前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逻辑构成模式基本上是:中心主站层+配电子站层+配电终端层的三层次式结构。表面上是三层次结构,但是,实际上却不只是三个层次,如通常把配电终端层又分为配电控制终端(FTU)层和配电负荷终端(TTU)层。这种层次式结构自然带来了系统功能的层次性、系统数据信息的层次性、配电自动化管理的层次性。

2.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网络性

配电自动化系统网络性既指监控的对象是配电网络,同时也指系统接点之间的通信联系是网络结构,所以系统的配电网络分析计算建模、通信建模、故障逻辑判断建模三者之间的协同就成了问题的焦点,这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技术运用。

3.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开放性

开放式系统早已不只是成为自动化系统独特的要求,大到一个国家、小至一个企业、个人都要求是开放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开放性我们又如何理解?首先,他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如目前中国已经加入WTO,企业要成为跨国经营公司,电力企业也不例外。除电网国家管以外,发电、配电、用电必须走向市场,配电自动化系统必须围绕这样一个目的去构造。其次,与国际互联网联合共同成为地球电子皮肤的一部分,其影响力不可估量。再次,它将成为电力企业知识管理的部分,以实现知识共享,同时知识作为一种资源,具有用之不竭的典型特征,必须让其充分发挥作用。

4.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服务性

配电自动化系统与配电网络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总体目标是服务于电力用户,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用户所购买和享受的已经不只是优质的电能产品和持续、可靠的供电过程,更多的将是人性化的体贴的服务产品。因为其服务特性,因而具有更多的社会属性。

三、配电自动化知识平台的基本特征

电力自动化工程是面向以知识为资源对象的,是一个电力企业的知识工程,以知识经济为目的,利用电气、电子自动化工程技术来实现配电自动化的传统思维方式已不利于电力企业管理模式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在此基础上再配上相应的知识底盘--知识平台,配电自动化系统才更趋完整。

1. 配电自动化系统支撑平台的基本要求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现目的和特点已经非常明显的反映了系统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具有极高的系统整合能力、发展能力和相当的技术支撑,要达到这样一个要求,根本的问题是建立一个具有自学习的并具有无限发展能力的系统支撑平台,也就是知识平台。

2. 配电自动化系统知识平台内涵

从知识工程的角度来讲,企业当中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果说这些信息被应用上了,他们就成了知识。知识为评价、收集新经验和信息提供了一个框架。在机构组织中,知识经常不但包含在文档或资料库里,而且还体现在机构的日常工作、流程、实践和标准中。知识管理由不同的互相关联的功能组成,这些功能使知识从其隐蔽处显露出来。知识管理要求企业实现知识的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使企业能够对外部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并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资源预测外部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要构筑配电自动化知识平台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配电自动化的知识挖掘: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储存,而隐性知识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员工的脑海里,是员工取得经验的体验。配电自动化工程的实施和应用已经不是厂商与用户之间的简单买卖关系,而是一个平台关系,通过它实现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的社会化分工与互动。

(2) 掌握好配电自动化知识的保存与表示方式:同普通知识一样应明确知识的基本组成元素以及知识元素拓扑关系。

(3) 搞好知识管理,建设好知识管理框架:一个企业的知识管理包括广义上的知识管理、传统领域的知识管理以及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三者之间相互协调与合作,配电自动化系统框架也是这三者之间的互动。

四、构筑配电自动化知识平台的实践

简单的来说,构筑配电自动化知识平台就是把与配电运行调度和配电管理有关的信息进行数据挖掘,以形成知识,通过建立一个有效的知识管理框架,对这些知识进行管理和应用,这种应用不是作为一个简单的工具来使用,而是使知识管理框架具有自学习的能力,以进行更多知识的积累,这就是广义知识平台的概念。

1. 从构成的子平台入手

目前,我国能量管理系统(EMS)和配电管理系统(DMS)的开发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即首先针对系统的支撑平台功能、性能的支撑技术和结构进行分析。我们已经知道这样一个广义知识平台的组成是:①人机交互子系统,包括系统建模与图形界面;②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③网络通信;④信息格式化输出。不管这些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如何和复杂程度如何,最终在硬件配置和物理通信结构上以满足为可,更为重要的是在于软件支撑平台,即系统平台、运行平台、数据结构平台。根据系统最终目标我们采用嵌入式多任务操作系统作为系统平台,并以此支持的JAVA作为运行平台和XML可扩展标记语言作为数据结构平台。

2. 平台的基本操作模型

(1) 配电自动化信息的数据挖掘与知识集成:将某一时刻的数据信息、事件以及操作专家的指令或访问进行立体整合、分析、提炼的过程就是数据挖掘和知识集成的过程。如配电线路负荷预报以及故障分析就是一个数据挖掘与知识集成的过程。

(2) 配电自动化知识元设计:需要掌握两个原则,分布式系统智能节点信息结构和分布式系统面向对象的工程分析。

(3) 配电自动化知识管理框架的建立。

(4) 配电自动化系统自学习模型与模型选择。



关键词: 配电 自动化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