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设计应用 > 浅谈电能计量系统102规约入网检测

浅谈电能计量系统102规约入网检测

作者:时间:2012-08-31来源:网络收藏

尽管如此,希望要有102检测手段的用户仍然很多。其原因,最主要是厂家对于的工程化处理造成的。举个例子,关口表最初只被要求能计±A和 ±R就行了,在中国的收费政策尚未精细化之前,这四个量已经足够。于是采集器厂家就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为了减小工作量,多余的类和多余的量是不予考虑的。于是这种设计从电表设置到采集器到主站数据库,取得了统一。这在当时是满足用户要求的,而且厂家用户之间相安无事。但是若干年以后,用户要增加新的数据类型,要采集更多的数据量,这一变动则需要更大的改动。主站的数据库没有问题,有足够的空间;采集器的内存勉强够用,然而规约的扩充却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因命令比较固化,要多采类型多采量,程序要有较大的变动。因为要从采4个量改为采24个量,两头的水池容量足够,但发送数据的驱动泵是以前的标准,这时要更换驱动程序。

而电网公司的采购政策是,必须各大商家的产品都用一些,然而,这个政策对维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厂家一多,产品类型就多,规约就杂,版本也多。而这些都不是物理参数问题,是结构化的数据文本。这时可以考虑入网前先对产品规约进行预测试,不能通过的不用,这样既节省成本又提高效率(前提是,要有一款规约分析软件,而不是到现场去录制报文,再送厂家分析)。

以上只是一些原则性的分析。实际问题往往会复杂很多。

因为产品在更新,新的厂站设备要与老的主站取得匹配,通信才能连得起来。而新老设备之间,往往会出现物理上的不适应,太新的接口标准老设备插不上。

主站要覆盖全网,就只有厂站设备跟着主站走。因此,清晰的思路就是:确定一个主站标准,通过入网测试手段,让所有厂家的设备通过这个测试标准。

在现在的情况下,虽然电网自动化成就巨大,但多厂家多时代的产品要构成一个正常运行,在工程上达到这一点很难。所以不少维护人员都有一个共识:正在运行的系统,最好不要去修改它,若一修改,问题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会有很多地方不合适,牵一发而动全身,把好不容易能够协调一致地连到一起工作的东西给搞散了。

有鉴于此,国际上已经提出来“一个厂站,一种标准,一个协议”的无接缝访问理想方案,这就是61850标准。

对于电网公司来说,保证计费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比什么都重要。与其事后去弥补种种因规约差异而起的问题,不如在产品入网之前先通过规约的检测,留下记录,存入档案,做到对各厂家产品心中有数,也可避免因人员流动而起的信息缺失。

电能表相关文章:电能表原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电能计量 系统 规约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