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医疗电子 > 设计应用 > 基于直流PTC热敏电阻恒温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直流PTC热敏电阻恒温控制系统的设计

作者:时间:2012-03-05来源:网络收藏

3.3 数字温度计DS18B20  

DS18B20数字温度计是DALLAS公司生产的1—Wire,即单总线器件,具有线路简单,体积小的特点。测量温度范围为-55℃~+125℃,在-10℃~85℃范围内,精度为±0.5℃。DS18B20的精度检查为±2℃。现场温度直接以“一线总线”的数字方式传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  

由于DS18B20采用的是1—Wire总线协议方式,即在一根数据线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而对AT89C2051单片机来说,硬件上并不支持单总线协议,因此,必须采用软件的方法来模拟单总线的协议时序来完成对DS18B20芯片的访问。该协议定义了几种信号的时序:初始化时序、读时序、写时序。所有时序都是将主机作为主设备,单总线器件作为从设备,数据和命令的传输都是低位在先。  

3.4 单片机控制多路继电器  

单片机控制继电器如图1所示,图中只给出一路继电器的控制电路接法,它占用了单片机P3口的一位,多路继电器可通过占用不同引脚实现,本系统使用P3口的3位控制3路继电器。选用12V,电压由开关电源提供。由于单片机P3口的驱动电流是20mA,而继电器的驱动对于单片机来说相当于大功率器件的驱动,必须放大P3口的驱动电流,而是采用12V电压供电,可能会对单片机的工作稳定性有影响,因此选用光电耦合器4N33提高P3口的驱动能力,同时因为光电耦合器4N33是应用电-光-电的转换形式来放大驱动电流,这样隔离了单片机和继电器,消除了系统可能潜在的不稳定的因素。当单片机P3口接继电器的引脚给一低电平,则4N33输入端的发光二极管导通,输出端输出放大电流,驱动继电器吸合,使环路导通,开始加热。

PTC热敏电阻在开始工作的初期有一个冲击电流,这从它的电流-时间特性(如图2所示)中可以看出,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电流降到稳定工作状态,这时的电流很小,大概在0.8~1A,这样在开始加热的时候就不能同时打开三路继电器进行加热,因为PTC热敏电阻的供电电源选择的是12V,12A,如果同时打开三路继电器,在PTC热敏电阻的冲击电流达到最大值(5.7~7A)时,开关电源所承受的电流就会超过其额定值,导致电源停止工作甚至毁坏,影响了系统工作的连续性和可靠性。鉴于这个因素,测定了单片PTC热敏电阻的电流从其开始工作到达到最大值的时间S1和从最大值降到4A以下的时间S2,这样就可以根据这两个时间来决定继电器的开启。现设定三路继电器分别为1、2、3路,在单片机上电后就打开第1路继电器,在经过电流由最小值上升到最大值时间S1后再打开第2路继电器(如果第1路PTC热敏电阻提供的温度没有达到设定温度范围),第3路继电器的开启同样要经过时间S1。每一路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是由数字温度计DS18B20测定的实时温度与设定温度的上、下限进行比较来决定的,继电器的开启先后顺序设定为1、2、3,关断先后顺序设定为3、2、1,这些设定由软件来实现。  

3.5 键盘、显示  

本系统外设键盘采用了HD7279A键盘显示芯片,由于要显示系统设定温度的上、下限和实时加热的温度,因此只使用HD7279A的键盘功能,系统的显示部分采用LT12864I液晶显示模块。系统开始工作的时候,通过键盘设定加热温度,数据传递给单片机,再由单片机将数据送显示模块显示;系统工作的过程中,数字温度计DS18B20测得的实时温度值也传递给单片机,再由单片机转换数据并送显示模块显示。  

4、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总体流程图如图3所示。系统上电后,首先进行初始化,对寄存器和I/O端口进行设置。当检测到按键有效信号,读取按键数据,传递给单片机并送显示模块显示,键盘设定结束后置标志位,单片机检测到此信号后,开启第1路继电器进行加热。此时初始化数字温度计DS18B20进行温度测量,并将测得实时温度数据送单片机处理,再由显示模块显示。DS18B20每测完一次温度后,就将实测温度值与设定温度值的上限和下限进行比较,如实测温度高于设定温度的上限,转到继电器关闭处理程序,检测每一路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按照第3路、第2路、第1路的顺序关闭继电器(每执行1次关闭1路继电器);如实测温度低于设定温度的下限,转到继电器开启处理程序,检测每一路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按照第1路、第2路、第3路的顺序开启继电器(每执行1次开启1路继电器)。在之后的系统工作中始终循环测温~温度值比较~开启或者关闭继电器这样的流程,以达到对加热区域温度的目的。

下面是系统中几个子程序的流程图:三路继电器控制子程序流程图如图4。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