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汽车电子 > 设计应用 > 浅谈我国电动汽车发展中充电站设施建设的应用

浅谈我国电动汽车发展中充电站设施建设的应用

作者:时间:2012-09-18来源:网络收藏

3.2 充电网络建设与运营应与智能电网建设及管理相结合

充电网络在满足新型用电需求之外的另一个重要效益是发挥的储能作用,通过合理安排充电时间来参与系统调峰,从而提高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取得节能减排的巨大效益。未来随着电池技术进步,还有望实现向电网放电功能,进一步提高其参与系统调峰能力。要实现电动汽车对系统的调峰效益,必须将电池技术研发、充电网络建设、充电服务管理与智能电网结合起来。从规划建设方面来看,无论是由电网企业还是其他参与方投资建设,充电网络在建设阶段都必须要安装智能电能表以及双向通信设施,使其成为连接电网与电动汽车用户的一个双向互动平台,并使之成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运营管理方面来看,充电网络运营管理平台必须和智能电网相关管理平台实现高效互动。充电网络管理平台根据从智能电网相关管理平台获取的电力供需形势、实时电价等信息实现智能充电服务管理,引导用户在用电低谷时段充电,帮助系统调峰。未来随着电池技术进步,还有可能实现电动汽车用户在负荷高峰时向电网反向送电,发挥更大的“削峰填谷”效益。

另外,未来网络中的大型充换电站还能够作为储能电站和应急支撑电源。通过智能充电管理,一方面把电动汽车充电行为对配电网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系统整体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峰谷电价机制降低用户用电成本支出,实现“双赢”。

4 电网企业在充电网络建设与运营中应起主导作用

由于充电网络自身的建设和运营特点及其与电网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需要电网企业在充电网络建设与运营中结合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发挥主导作用,以有效推动我国充电网络建设。

4.1 电网企业在充电相关技术和标准方面具备先发优势

电网企业自2006 年至今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研究与实践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目前我国电网企业已经编制完成了典型设计和多个相关企业标准,正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研究与编制工作;在上海、唐山、河南、深圳等地建成了示范与充电桩,电网企业与地方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下一阶段大规模示范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考虑到充电涉及配电线路改造与变压器扩容等配套工程设计与建设、电能质量治理技术以及智能计量技术等,电网企业在充电相关技术与标准方面具有较明显的先发优势。

4.2 电网企业在提供充电服务方面具有网络优势和直销优势

从服务网络来看,未来建设的和充电桩都在电网覆盖范围之内,电网企业能够更全面地掌握充电网络布点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优化。同时,依托现有配电网通信信息平台以及营销网络,电网企业更容易实现充电设施网络化管理与服务。

从销售模式来看,电网企业直接把电力出售给电动汽车用户不存在中间环节,既有助于提供更具价格优势的服务,又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和满足用户需求。

4.3 电网企业能够通过智能控制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智能充电控制是实现电动汽车“削峰填谷”效益的关键,需要有智能充电管理平台、通信信道、智能终端以及和电网的双向互动作为支撑,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较高。对于电网公司而言,保障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是其基本使命,具有开展智能充电相关工作的内在驱动力。另外,由电网公司开展充电网络服务,可以利用智能配电网中已有的信息管理平台、通信信道以及智能电表终端实现智能充电控制,降低智能充电管理系统的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能够最大化地节约社会资源。

因此,电网企业在开展智能充电业务、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方面,既有内在动力,又有成本优势。

5 开展充电网络业务需要防范的风险

当前,由于电动汽车技术路线、电池技术进步、市场接受程度、运营模式以及相关政策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我国相关企业在开展充电网络业务方面要加强策略研究,注重防范相关风险。

5.1 技术路线和标准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目前电动汽车技术路线和充电设施的有关标准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比如说,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这2 种不同技术路线对于充电设施的需求有较大区别,充电设施自身的接口标准、功率标准对于充电设施建设都有较大的影响。需要防范采用过高建设标准带来的高成本风险,以及采用过低建设标准带来的翻新重建风险。

5.2 市场接受程度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目前,示范推广应用的电动汽车主要以公交车、出租车、邮政、环卫等专用车辆为主,还难以判断电动汽车以及配套充电服务未来的市场接受程度,普通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以及其配套充电服务将有一个从了解到逐步接受的过程。因此,针对私人乘用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应采取审慎的态度,既要防范建设过于激进带来的充电设施利用效率过低的风险,也要防范建设过于保守而不能满足推动私人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的要求。

5.3 运营模式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充电服务运营模式得到广泛认同,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各类运营模式及其适用对象,并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一类或多类商业运营模式。如直流快充对电池寿命影响较大,难以大范围推广应用;交流慢充要求具备较好停车库(位)条件,难以覆盖全部用户;电池更换技术具有电池更换时间短、选址灵活的优点,具备规模化应用条件,应成为下一步发展重点,但需要加快动力电池标准化进程。另外,由于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对于充电网络的定位、行业准入、优惠措施都还没有明确出台相关政策,对相关运营模式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要避免陷入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的运营模式中。

6 结语

充电基础设施是电动汽车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其基本属性、建设和运行特性决定了充电设施与电网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充电网络建设和运营业务不是普通完全市场化的竞争性业务,应当充分发挥电网企业在其建设和运营当中的主导作用,由政府部门、电网企业、市政部门、相关行业以及社会公众通力配合、共同推进。

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充电网络服务体系、商业模式、互动方式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研究,加快研究制定我国充电网络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体系。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