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测试测量 > 设计应用 > 基于并行计算的木马免疫算法研究

基于并行计算的木马免疫算法研究

作者:时间:2012-10-24来源:网络收藏

摘要:传统的检测技术在检测正确率、误报率和漏报率上都有不足,针时传统阴性选择算法在检测效率上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的多特征区域匹配算法。这个算法首先把随机字符串分为多个特征区域,每个特征区域内对应一个检测器集合进行匹配,而且特征区域之间采用r连续位匹配方式再次匹配,同时采用,设置匹配阈值进行匹配确认。实验证明改进的阴性选择算法在匹配位数和随机字符串位数增加时,候选检测器增加速度较平缓,系统负担增加较缓慢,因此具有较好的检测效率。
关键词:检测;;算法

算法是借鉴生物系统中抗体识别抗原的原理发展起来的,是人工智能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一大热点,许多研究学者都针对这一领域开展了深入、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免疫算法主要模拟生物免疫系统中抗原处理的核心原理,运用免疫算法求解问题,本质上是抗体识别抗原的过程,而抗体(检测器)的产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关系到整个免疫检测系统的运行效率。
常见免疫算法主要有阴性选择算法和克隆选择算法等。阴性选择算法由Forrest等人在1994年提出,该算法步骤简单,但却实用有效,阴性选择算法以r连续位匹配规则为基础,实现局部匹配,算法效率较高。但其也存在着致命缺陷,因为当检测字符长度增加或者匹配位数r增加时,检测效率大大降低,系统开销大大增加。
文中提出一种改进的阴性选择算法,把总长度为L的字符串分成n个特征区域时,每一段特征区域产生一系列相应的检测器子集合,然后采用并行计算的匹配方式,对于整体则采用r连续位匹配规则进行匹配。设定匹配阈值,如果匹配度高于该阈值则两个字符串匹配,否则不匹配。

1 阴性选择算法
在免疫系统中,按照机体内外可以把整个机体分为“自我”和“非我”。将所要维护的正常模式行为或者系统的静态行为定义成“自我”,将异常行为模式定义为“非我”。阴性选择算法是个否定选择过程,目的在于区分“自我”和“非我”。设免疫系统整个空间为U,“自我”为S,“非我”为N,它们满足关系式:U=S∪N,S∩N=φ。阴性选择算法以r连续位匹配规则为基础,r代表一个阈值,是衡量单个检测器能匹配字符串子集大小的指标。
图1给出了采用阴性选择算法产生检测器的流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3037.htm

a.JPG


Forrest阴性选择免疫算法简述如下:1)分析问题,根据实际问题确定参数PM、NS、Pf、r,其中PM为匹配概率,NS为自体个数,Pf为期望的检测失败率,r为阈值;2)随机产生NS个长度为L的二进制字符串作为自体;3)计算所需检测器个数NR与候选检测器个数NH;4)产生检测器,即随机产生一个长度为L的字符串,并与自体进行比较,如果随机产生的字符串与自体中任何一个字符串匹配,则丢弃该字符串;如果随机产生的字符串与自体中所有字符串都不匹配,则保留该字符串作为检测器。重复该过程直到得到NR个检测器。其重复次数即为候选检测器个数NH;5)验证检测效果,即改变自体中的某个字符串,并用所有检测器与自体进行逐个比较,若出现匹配则表明检测成功否则检测失败。

b.JPG


由表1可知,匹配概率PM、检测失败率Pf对系统整体性能有很大影响。设定检测失败率只和自体规模NS在一定范围内的时候,决定候选检测器规模NH和检测器规模NR的只有匹配概率PM。当PM增大,NH和NR呈指数形式增加,这将导致检测时间大幅增加。而NH决定着系统的整体运行时间,NR决定着系统所占用的空间,因此PM的选择范围对整个系统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传统阴性选择算法采用随机生成字符串的形式,匹配概率PM的值就由两个字符串间的匹配规则、匹配位数来决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