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指纹采集终端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指纹采集终端的设计

作者:时间:2009-07-09来源:网络收藏

在网络层,由于系统要求能够在Intranet进行通信,因此系统要实现IP协议。同时,为了能够测试系统与网络的连接,系统实现了ICMP协议中的Ping应答协议。

在传输层,TCP为2台主机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无重复的双向数据流传输服务,但其实现对系统资源的耗费非常大。而UDP的实现比较简单,它在嵌人式应用场合可以很好的应用。考虑到系统的简化及速度的要求,采用UDP协议,为了确保UDP数据的到达,在应用程序中采用了重复发送、回复确认的方式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在应用层,由于本嵌入式系统无HTTP,FTP等应用,所以其中的协议无需实现。

3.2.2 TCP/IP协议实现

首先对协议中使用的公共数据结构进行定义:如MAC地址格式、IP地址格式、系统的地址配置、缓冲区格式及大小。其中MAC,IP地址格式都是固定的,系统的配置用于确定系统的IP地址及端口以及MAC地址值。由于系统中传送的数据较大,必须定义用于传送数据的缓冲区,长度为1 500 B,而接收的数据十分简单,因此无需缓冲区。

其次,定义ARP数据帧头结构及ARP高速缓冲表,数据帧必须根据标准定义,高速缓冲表至少要含有IP地址及相对应的MAC地址2项。由于本系统连接的对象只有数据服务器,因此,在系统初始化建立连接时填入ARP缓冲表信息,而不必实现定时更新。

接着,根据以太网标准定义IP及ICMP数据帧格式。网络层的的主要工作有:对上一层传下来的数据包,加上IP首部和IP校验和,发往下一层;以及对下一层传上来的数据包,进行校验和检查,若正确去掉IP首部,送往上一层;对收到的ICMP的回显请求包,按照格式组装1个ICMP的回显应答包并发送,以便于响应服务器的PING程序。

最后,根据标准定义UDP数据帧格式。这一层的主要工作有:对应用层传下来的数据包,加上UDP首部和UDP校验和,发往下一层。以及对下一层传上来的数据包,进行校验和检查,若正确去掉UDP首部,提出数据送给应用层。

3.3 数据通信的实现

根据系统上传数据量大而接收数据量很小的特点,加之的处理速度有限,系统将数据传送程序放人到主程序中进行调用,而接收数据采用中断方式。

当本地系统有数据要发送时,首先在传输层将数据加上UDP首部,再调用网络层函数给其加IP首部,然后到链路层从ARP表中查询MAC地址,填入相应位置,并发给网络驱动程序传到以太网上。

当收到网络中断就读取数据,根据包的种类分别传给ARP或IP协议,由每一层自行处理数据,最后调用显示程序显示接收到的识别结果。

4 结 语

系统针对目前嵌人式识别设备存储量小、处理速率慢的现状,采用高性能51系统作为处理核心与MBF200连接并工作于MCU模式下,实现了一款高性的网络识别。系统利用数据处理服务器海量存储及处理速度高,可实现快速复杂匹配算法的优点。系统速率高,识别性能好。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类企业考勤应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