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数字网络技术在广播协作解决方案中的应用

数字网络技术在广播协作解决方案中的应用

作者:时间:2011-12-24来源:网络收藏

1 引言
在各种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媒体传播日益追求着价值最大化,受众对媒体传播的信息越来越挑剔.且具有信息传播快捷、及时、权威等特征的媒体正面临着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内容全面的挑战。为应对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充分发挥声音传播的优势,满足受众对信息重要性、内容新颖性、传播快捷性的需求,近年来各类全国性和区域性网络应运而生。各地广播电台通过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广播网络在产业经营、节目宣传、技术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合作,其效果也愈来愈明显,如长三角地区广播网在长三角地区城市的一系列重大主题、重大活动宣传中就发挥了很好作用。如何利用新的技术使广播协作网络更好地发挥作用,使节目传输更方便快捷、节目音质更优美动听,节目内容管理更科学可靠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49945.htm

  2 传统广播协作实现方式及存在的不足

  (1)传统广播协作实现方式

  广播协作网络虽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广播协作工作却早已有之,原先我们更习惯称之为节目通联工作。这项工作是保障广播电台节目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是广播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山高路远.传送新闻费时费力.等到新闻媒体拿到稿子.许多消息已成昨日黄花.严重影响着时效性这一新闻的重要特性。现在通信技术发达.互相联系非常方便.通联台、记者站与电台之间的沟通也更加容易,通讯员或记者到外地采访报道不再需要邮寄.可直接用传真机或电子邮件发送到编辑部。涉及音响报道方面的内容,各记者站或通联台的记者通过电话线路将声音信号直接回传到电台编辑部或直播室即可播出。当前,这种方式在广播宣传中的仍很广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传统广播协作方式存在的不足

  通过电子邮件、传真来传递文字信息,以电话传输声音的办法较原始的信件交换方式更先进.效率也提高了不少,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就音频信号传递来说.一是用模拟电话传输声音,音频质量相对较差。由于电话线路传输带宽限制.以模拟方式传送的声音质量能满足中波播出要求,在调频广播中播出就略显逊色。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听众对广播电台节目内容和节目音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传统的电话模拟方式传输节目.其音质已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二是节目传输过程费时费力,工作效率很低。比如电话传输音频节目需接收端与发送端同时在线,一次操作要多次联络确认才能完成。一般流程是编辑人员先与记者或通讯员联系沟通.告知内容的长度.然后进行录音,如同时有几个用户端在短时间内需要发送,相同操作需重复多次.工作较烦琐,也容易出错。另外,由于同一时间只能接收单一信号,其他发送端只能无谓等待.工作效率极低.碰到非常时期.如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极易影响新闻稿的及时播发。

  对新闻文字稿来说.通过传统的电话传真模式来接收稿子,一是浪费较大,一篇上千字的传真稿,最后可能只用到几十字的内容.传真或打印所需的纸张和油墨浪费都很严重。二是易出错和存在播出隐患。由于稿子在播出前要经编辑、编审等流程.传真稿或复印稿经多次涂改,定稿后的内容可读性较差.播音员极易漏播或错播。

  3 基于的广播协作方式

  综上所述,传统广播协作实现方式已成为广播化发展的一个瓶颈,为顺应广播化发展的要求,需要建设新型广播协作平台。从需求上分析,广播协作平台应能同时满足文字稿件和音频稿件传输,其操作要简单方便,节目音质要好,节目传输要安全高效。通过调研,笔者认为目前相对成熟的数字可以满足建设要求。从技术实现来说,单个文字稿和音频稿点对点的实时传输比较容易.点对点的通信软件,如QQ、MSN等均可完成。由于即时软件需要在线等待,并且多点传输内容很难管理、也无法统计.并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基于第三方公司的平台,其系统稳定性和功能拓展也很难得到保证。对广播电台来讲,需要利用现有的数字建设高效安全的广播协作共享平台。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如何利用数字网络技术建设该平台。

  一般来说,数字网络技术是一种将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应用技术。针对实际广播业务,我们先将模拟节目信号数字化,即经采集、编码、压缩转换成二进制文件.然后通过专用网络或互联网络进行网络传输,最后在接收端将接收到的数字节目文件还原成模拟节目,经编辑审核后用于节目播出。整个过程需经模数转换、网络数字传输、数模转换等几个环节.即采集、编码、压缩、传输、还原几个步骤。模拟信号的采集、编码、压缩工作一般在发送端完成,记者先将录音报道经电脑进行采集和编辑工作,然后将节目内容保存为符合网络传输要求的MP2、MP3、RM、WMV格式的音频文件,接着通过网络以数据格式进行传输。网络传输一般有二种途径:一种是利用专用网络传输.其特点是线路稳定、速度快,可靠性好,但需租用或专门敷设光纤.成本较高:另一种是通过互联网来传输,其特点是入门门槛低.开放性和兼容性好,性价比较高,虽传输速度较专用网慢些,仍完全能满足音频文件的传输要求。广播电台的节目人员已习惯通过互联网络来查找所需要的节目信息.许多电台建立了内部办公网络,不少电台并已开展网上广播业务或其他网络增值服务。本方案采用互联网来传输,只需利用现有网络就可完成数据传输,在接收端通过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器就可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还原工作需在接收端完成,编辑将上传到FTP服务器中的音频文件下载到通联终端电脑.然后输出到音频工作站就可播出。记者或通讯员撰写文稿内容则通过文稿通联平台可直接进入新闻采编系统,经责任编辑和编审修改审核后直接打印或通过直播室电脑直接由播音员读屏播出。

 从实现过程来看,整个过程可分解成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使用者将新闻稿录入上网电脑.并将采访内容以模数转换方式或文件方式导入电脑。对于模拟采访机,可利用线路输出端与电脑声卡相连,通过音频编辑软件的录制功能就可以完成信号采集工作。常用的音频编辑软件有goldwave、cooledit pro、samptitude.这些软件功能强大.完全能满足一般的制作要求。对于数码采访机,更方便的办法是直接将采访内容通过采访机内置的通用串行总线(USB)口以文件方式导入电脑。节目制作过程中.记者可根据需要随时插入自己的配音,操作十分方便.制作完成后将节目内容导成符合播出标准的音频文件。然后,使用者登录通联系统,将制作好的音频文件和撰写好的文字稿通过网络上传到通联服务器。最后,接收端把上传的音频节目下载用于编辑.经调音台输出到音频制播网用于播出。整个过程的流程如图1所示。


  广播协作系统整体实现框图如图2所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